破一下大家的幻想。绝大多数用户都在忙着内卷,忙着躺平。才没空天天挖空心思想某个产品可以如何改进。访谈那会儿,他们的心态跟教张小龙并没有什么分别:“既然你这么诚心来问,我信口开河一下又何妨呢?” 一般来说,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候,每天的工作生活都是这个产品。很多人恍惚中会有一种错觉。就是认为每个用户都跟自己一样,非常非常关心这个产品。实际上,用户在他漫长的人
生旅程里,接触的产品如此之多,要是每一个都象 多米尼加共和国电话号码列表 你那么去关心,他的生活早就爆仓了。 做到这三点挑战,产品经理只会不断升值 好的产品经理是很稀缺的,懂用户、懂商业、懂数据的产品经理走出互联网,依然是抢手货。相反,如果只做简单传话、低效执行、浅层思考的产品经理,恐怕走不过未来-年的洪流。 查看详情 > 因此,我们不但不能主动问用户建议,甚至在他们主动提及建议时,也不要聚焦在建议本身,而要跟他一起探讨建议背后的问题到底是什么。 不能问建议,那应该问什么? 核心只有一个:问事实。为什么用户会给出某个建议?因为这个建议可能对应着一个麻烦。在访谈过程中,应该尽量围绕麻烦为何成为麻烦展开,

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他为解决这些麻烦做过哪些尝试等等。无论他自认为他的尝试有多成功,最重要的不在于这个尝试本身,而在于理解这个尝试跟他所遇到的问题之间的关系。 他想了什么和他做了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含义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他只想不做这个行为本身也说明痛点似乎没有那么痛,不是吗?而他为解决问题做出实质性的尝试,无论成功与否,这个行为本身都值得我们跟他进行更细致的讨论。 用户做了什么,远比他的看法更重要。 说到这里,想起一个前同事在给大学生做讲座时提到的一个例子。她在说明访谈要分清事实和观点时,用了我常用的“我喜欢喝咖啡”的例子。有位同学争辩说“我喜欢你”这种表达就是一个事实啊!各位可以简单思考一下,“我喜欢你”是事实吗? 在一个用户研究员看来,这当然不是事实。当你听到用户说:“我喜欢XX”时,你的脑海中应该浮现出一系列的疑问。 他喜欢她的具体表现是什么?他们对对方的了解程度有多